附属海宁聆涛初级初中:教育集团专家到校开展七年级科学教研指导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附属海宁聆涛初级初中 发布时间:2025-05-14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深化科学教学改革,5月8日,浙师大教育集团专家、科学正高级教师臧文彧莅临聆涛初中指导七年级科学教研工作。本次活动通过课堂展示、专家评课与专题讲座等形式展开,为我校教师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

  在课堂展示环节,陈昊阳老师以一堂生动有趣的《熔化与凝固》实验探究课,带领学生们踏上了奇妙的物态变化探索之旅。课堂伊始,陈老师通过冰川流动、岩浆喷发等自然现象导入,瞬间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验探究环节,学生们以小组合作形式,亲自动手观察海波的熔化过程,实时记录数据并绘制变化图线,通过实践建立起对物态变化的直观认识。陈老师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晶体与非晶体的特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视化的科学现象。学生们在观察、记录、分析的过程中,不仅深刻理解了物态变化的本质,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评课环节中,专家对陈昊阳老师的课堂给予高度肯定,这堂课贯穿学生实验,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物态变化的魅力所在。陈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同时,专家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其一,在各环节增加过程性评价,及时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其二,改进实验,减少加热的等待用时,强化实验现象;其三,加强对学案的运用,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

  最后,臧文彧以本节示范课为例,开展了“教学评一致性”专题指导讲座。臧文彧通过经典教学实施模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三者动态协调的重要性。她特别强调:“教师要时不时用尺子量一量学生学会没”,通过精心设计的评价环节,有效驱动课堂教学的开展。随后,臧文彧结合具体课例,从情境导入、任务发布、实验探究、数据分析到迁移应用等环节,系统讲解了如何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她指出,优质的科学课堂应当以结构化问题链驱动探究进程,通过实验观察获取实证数据并建立科学解释,借助形成性评价促进元认知发展,实现科学观念、思维方法与探究能力的协同培养,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体验中建构知识体系。

  本次活动为新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示范。臧文彧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立足课堂实际,为教师们设计实验课提供了新思路:注重学生认知特点,设计贴合学情的教学环节;强化评价导向,实现教、学、评的有机统一;突出科学思维培养,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相信在专家的引领和团队的协作下,聆涛初中七年级科学组定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精进,打造更具效能的科学课堂!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