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海宁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学校开展德育体系调研暨专家指导座谈会
为深化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建设,提升德育课程的科学性与实效性,5月14日下午,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教育科研部专家蔡志良、葛锦文一行莅临浙师大附属海宁经开实验初中,开展德育体系现状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学校领导班子及德育工作相关负责人参与研讨,共商德育发展新路径。
调研座谈:聚焦德育架构与课程建设。会议分为两个环节。第一部分由学校副校长肖奇汇报德育工作现状。肖校长从“顶层设计—课程实施—特色活动”三维度系统介绍了学校德育架构,重点阐释了以“融心德育”为核心的课程方案。他指出,学校近年来通过“主题教育+学科渗透”、“校内实践+社会协同”的模式,构建了分层递进的德育课程体系,但在品牌凝练和长效保障机制上仍需进一步优化。
第二部分由浙师大专家团队进行专业指导。葛锦文主任结合汇报内容,提出三点建设性意见。第一,高位立意,系统规划,德育方案需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活动设计及资源保障,形成闭环管理;第二,靶向施策,突出特色,紧扣学校“融心教育”定位,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需求,设计差异化德育路径。第三,品牌塑造,长效发展,通过课程体系化、活动序列化,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融心德育”实践品牌。
蔡志良教授补充强调,德育工作应注重“知行合一”,建议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与校园文化,形成“全员育人”生态。
校长总结:深化合作,共育未来。校长陈振锋对专家组的精准指导表示感谢,并指出:“浙师大长期的学术支持为学校德育发展注入了专业动能。下一步,学校将结合专家建议,完善德育课程顶层设计,强化品牌输出。”
调研意义:以专业引领赋能德育创新。此次调研既是高校与附属学校协同育人的实践缩影,也是浙师大附属海宁经开实验初中深化德育内涵的重要契机。通过专家把脉,学校进一步明确了“体系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德育发展方向,为培养“日学日新 自省自强”的新时代少年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