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校承办海宁市小学数学“学教方式变革”专题研讨活动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教科室 发布时间:2025-05-28

  为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探索“学为中心”的课堂转型路径,515日,海宁市小学数学“学教方式变革”专题研讨活动在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顺利举行。浙师大教育集团专家邱月亮、浙江省特级教师朱国荣、海宁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吴兴元、徐丹红以及全市各校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如何通过教学创新落实核心素养”展开深度研讨。

  上午,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顾洁滢老师以“温度、海拔、收支”等生活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表征、对比分析理解“相反意义的量”。课堂上,学生通过研学单作品展示、跨学科知识融合,突破“0作为标准”的抽象概念。教师巧妙设计任务,让学生体会“标准变化引发量表达变化”的数学本质,培养数感与批判性思维。

  海宁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许丹妮老师上的是《数量间的乘除关系》,许老师以4×8=32”为切入点,通过真实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构建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学生自主编题、选择信息解决问题,在“加法与乘法”“乘法与除法”的对比中深化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教师强调“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通过图示与算式的动态关联,发展学生的模型意识与应用能力。

  浙师大附属奉化实验学校(锦溪小学)鲍娈琼上的是《数量间的加减关系》,鲍老师聚焦“求相差数”问题,以“卫生评比”情境引导学生用画图策略表征数量关系。学生通过“一一对应”画图法,直观理解“多出的部分”与“减少的部分”本质相同,建立“整体-部分-相差”的数学模型。教师通过“算式连一连”“问题变式”等活动,突破“部分与整体关系”与“相差关系”的认知混淆,强化减法运算的实质理解。

  下午,吴兴元老师结合上午三节课,作了题为“数量关系教学中如何促进学教方式的变革”讲座。

  朱国荣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堂展示课《摸球游戏》,让学生在摸球游戏中感悟可能性,之后朱特结合自己的课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中指出:“学教方式变革的核心是从‘知识传递’转向‘素养生成’。”

  邱月亮作活动总结,强调变革的最终目标是让学习真正发生。

  本次研讨通过“课例展示-专家点评-实践反思”的闭环设计,为教师提供了可迁移的转型路径。此次活动不仅是教学理念的碰撞,更是行动实践的起点。海宁小数人正以“学教方式变革”为帆,驶向核心素养落地的新航道。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