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研讨会有个愿景:让评价成为照亮孩子童年的光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29

“评价改革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发展,落脚到学科,就是要抓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品质。”

“我们要聚焦可见,让每个孩子看得见,让家长也看得见,让老师看得见,孩子在评价中被理解和赋能,让评价成为照亮孩子童年的光。”

“有效的教育有三种基本样态,兴趣激发、过程参与、结果进步。”

……

● 方张松讲话。

5月28日,在浙师大附属小学举行的附属学校(小学段)学生综合评价改革交流研讨会上,省教育厅教研室评价部主任方张松与大家分享对综合评价改革的看法。

● 研讨会现场。

浙师大教育集团负责人沈夏林,教育集团课程教学部副主任、小学段主任钱金明,浙师大附属小学书记、校长施彦文等出席会议。附属博奥小学、附属奉化实验学校(锦溪小学)、附属慈溪实验学校、附属绍兴镜湖小学、附属南浔小学、附属嘉善干窑小学、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附属嘉兴长虹实验学校、武义大田乡古竹小学、嘉兴市茶园小学等学校相关校领导、骨干教师等30余人参加会议。研讨会由浙师大附属小学副校长项雪寒主持。

● 施彦文致辞。

“非常荣幸能承办此次研讨会,也非常高兴与大家分享综合评价改革的实践和经验。”施彦文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教育集团一直以来对学校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施彦文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尤其是近年来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施彦文希望,大家能在研讨会上畅所欲言,分享经验,交流看法,同时希望对学校发展多提宝贵建议和意见,助力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 沈夏林讲话。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小而精、精而美、美而实的研讨会,为合作办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探索和实践。”沈夏林表示,研讨会更是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和省教育厅《关于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推进附属学校学生综合评价改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会上,沈夏林介绍了集团发展近况,以及集团在学生综合评价改革中所做的努力。沈夏林希望,各附属学校要根据校情学情,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完善好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案,助推学生全方位进步和学校高质量发展。

附属海宁市钱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陈洁,附属嘉善干窑小学校长夏秋雁,附属绍兴镜湖小学副校长朱培君,浙师大附属小学书记、校长施彦文进行了依次展示。

● 陈洁作分享展示。

“从学科割裂到生活融合,从单向评判到多元对话,从结果记录到轨迹追踪,从分数焦虑到成长悦纳。”陈洁从“让评价回归教育本真、构建立体评价体系、感知评价生长力量、持续探索教育评价”等四个方面,分享了学校在低年级段学生中所做的评价改革探索。

● 夏秋雁作分享展示。

“分年级阶梯成长路径、融窑乡文化深度浸润、构多元主体协同评价、建数据驱动评价闭环。”夏秋雁以“窑韵润心 六礼成章”为题,从“评价溯源:千年窑火铸魂・政策导航明向,体系建构:三维六阶矩阵・精准评价模型,实施路径:双轮驱动创新・全链育人实践”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基于地方文化的小学生德育评价思考与实践。

● 朱培君作分享展示。

“我们希望以若水文化为土壤,以多元课程为养分,以温暖教育为阳光,守护学生成长,让孩子们在“乐学会玩,知行合一”的氛围中,成长为新时代少年。”朱培君以“让每一个小水滴跃动生命的光芒”为主题,从过程性评价、成果性评价、协同性评价等角度,介绍了学校通过多元维度赋能,关注学生全程发展所做的努力。

● 施彦文作分享展示。

“评价不是一把尺子,而是一面干净的镜子,让这面镜子照见成长,而非切割等级。”“我们尊重多元性、融合人文性,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努力与成长,我们努力从‘选拔’转向‘成长’,更加注重过程性与增值性评价。”……施彦文以“‘5+1’全景式评价让每个孩子都主动生长”为题侃侃而谈。“如何站在孩子心中央,让每个儿童都主动生长”是施彦文一直思考的问题。施彦文认为,综合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成长,让学生的兴趣、热爱和坚持代替成绩和分数,这就需要充分相信孩子、尊重孩子、成全孩子,为孩子注入强大的自信心与情感支持,让校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未来和生命的无限可能。

“关注学生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实践等发展目标,加强过程评价,改进结果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素养导向、强化过程体验、促进主动学习,从‘被动评价’到‘主动生长’,让每个儿童都被看见与发现。”施彦文从评什么、怎么评、达到什么效果等多个方面一一展开,他希望通过评价改革,将结果转化为成长动能;通过科学规范的结果应用与操作,让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记录仪”和“导航仪”,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以评育人。

● 方张松作报告。

“我们要重视基础、体现各校特色、关注日常表现”“每个学校的探索有特色、各有亮点,但也存在一些较难落地的问题。”……方张松逐一点评了四所学校所做的报告。他认为,评价改革“不要太复杂,不能太繁琐,不必太精确,勿过度依赖技术,勿过度评价,勿过度加重负担”。

同时,方张松从“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时代方位、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系统架构、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重点突破”三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了对综合评价改革的认识和看法。比如,在学校重点突破层面,方张松认为,学校要研制学生评价方案,指向全面育人顶层设计;进行全学科的综合评价;改进评价方式,重视实践性测评,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区域统一或学校自主研发学生发展综合报告单;评价主体多元,提升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 钱金明讲话。

“四所学校围绕综合评价改革,根据自己的校情学情以及特色,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感谢方张松主任的高位引领,感谢浙师大附属小学对此次活动的精心筹备及周到服务,感谢各附属学校以及诸位老师对活动的支持。”钱金明表示,研讨活动有意义有价值,令人印象深刻。

“好的评价改革一定要坚持这样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增加老师的负担,规范教学常规活动,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相结合。”钱金明希望,各校要研深悟透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做好自己学校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梳理、完善和优化工作,全方位促进学生发展和成长,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 项雪寒主持会议。

● 为作报告的老师颁发证书。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