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部赴京开展教育评估与AI赋能教育考察交流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30

近日,集团学校发展部主任曾平飞一行赴北京教育督导评估院、北京第五中学分校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旨在深入了解首都教育领域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推动集团在教育评估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方面的创新发展。

北京教育督导评估院作为服务于北京市教委,承担首都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重要机构,在推动区域教育质量提升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评估院领导专家热情接待了曾平飞一行。副院长杜文平主持交流会,基础教育评估中心的研究团队参加交流。

会上,研究团队以“中小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为核心,系统介绍了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探索。首先分享了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具体内容,该体系涵盖办学方向、学校管理、教师队伍、课程教学和学生发展五大维度,评价体系的构建综合运用了文本分析、专家咨询等多种方法,并通过学校自评、多方问卷调查及数字化技术手段,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结合市教委委托的“名校办分校”成效评估专项项目,评估院进一步分享了学校评估的实践经验。该项目旨在评估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际贡献。多元评估工具与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也为评估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互动交流环节,曾平飞介绍了教育集团在学校评估与发展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未来规划。双方就教育评价工具研发、评估结果应用、区域特色指标构建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均认为,科学专业的教育评估是驱动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

北京第五中学分校刚承办了全市的AI赋能教育现场教研活动,在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与教学应用领域具有显著特色。曾平飞一行到该校实地考察,受到校长于铁浩的热情接待。该校AI课程负责人、东城区信息技术学科兼职教研员赵莹莹就学校的人工智能课程建构和AI赋能课堂两方面的探索和成果做了详细介绍。

赵莹莹介绍了学校响应国家和北京市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规划,积极构建AI课程体系的背景、思路与取得的成果,包括已立项的两项市级课题。她重点分享了学校基于建构主义和认知理论,融合项目式学习(PBL)方法构建的“人工智能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型”。该模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遵循“感知-探究-实践-总结-评价”的教学流程,旨在系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及跨学科思维。课程内容围绕“用模型、懂模型、造模型”的核心理念展开,涵盖AI基础认知、语音与视觉技术、AI辅助预测及生成式AI等模块,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应用AI。

在AI技术赋能教学方面,赵莹莹展示了虚拟数字人创设情境、AI辅助微课制作、大语言模型辅助教学设计等创新应用,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和课堂参与度。学校还构建了分层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以学生利用树莓派、ROS系统开发的“医院智能轮椅助手”等项目为例,生动展示了学生的创新实践成果。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学校在AI赋能课堂行为分析与评价方面的探索。赵莹莹介绍,通过引入麦盟、科大讯飞等课堂分析平台,学校能够实时获取学生学习行为的多维度数据,为教师提供了循证决策的依据,从而更精准地诊断课堂问题、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策略,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曾平飞与赵莹莹围绕人工智能在课程评价、学生发展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及AI技术如何更深度融入基础教育教学全过程等议题,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深入交流。

此次学校发展部赴京考察交流,增进了教育集团与北京教育评估机构和学校的相互了解,为未来在教育评估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共建、评价工具创新等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双方期待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交流,携手并进,共同为推动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