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关注读写教室团队“策略圈”教学实践
近日,《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版褚清源主编以《“策略圈”是一种合作学习新样态》为题,就“策略圈”的课堂教学方式发表看法。
近10年来,褚清源一直在寻找合作学习的新样态。他在前不久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倪燕副教授举办的“从阅读圈到策略圈”主题培训活动中,观摩了三节“策略圈”课堂应用的研究课时,突然有了一种“黎明的感觉”:“这正是我所期待的合作学习新样态。”
褚清源提到,他关注“策略圈”教学实践已一年多。根据他的了解,目前在国内一南一北有两位领军人物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新样态的探索,一位是北京教育学院的倪燕,另一位则是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国均,他们各自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分别尝试“阅读圈”与“文学圈”教学方式的研究。
“起初我一直对课堂上的‘文学圈、阅读圈、写作圈、策略圈、预测圈’等如此多与圈有关的概念心存疑虑——这么多大圈套小圈的新概念是否有必要。但是,在接触了一年多后,我渐渐明白,策略圈是一种更具流动性、任务化、角色化特征的合作学习新样态。”褚清源作出了这样的断言。
基于长期的关注和思考,褚清源总结了策略圈教学的四大特点,并回答了“为什么说它是一种合作学习新样态”。他认为,课改20多年来,在实践领域,学习方式的变革始终处于核心位置。从“合作学习”到“学习共同体”再到“学习圈”,它们之间的演进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融合关系,是对真实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具体诉求。它们分别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却共同构成了课堂组织形态从“固态”向“液态”演进的生动图谱,并在“协同共学”这一主轴上殊途同归,并将深刻重塑未来教与学的生态。
据了解,浙江省小语界2005年就在杭州市淳安县的千岛湖举办“文学圈”儿童绘本阅读的培训活动,2015年出版了宋旭等主编的《绘本文学圈》。王国均老师2006年从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系访学回国后就开始研究“文学圈”教学法,并带领义乌赤岸小学的朱宇丹老师把“文学圈”教学拓展到整个小学阶段的所有文体,形成了“文体圈(如诗歌圈、童话圈等)” “策略圈”等新颖、有效而实用的合作讨论方式。今年2月,朱宇丹老师出版了《智慧老师必知的101个“文学圈”小妙招》,这是国内第一本在小学阶段系统践行文学圈教学理念的个人专著。最近,王国均老师又指导出“写作圈(如头脑风暴圈、互动批改圈等)”的互动写作新课型。今年4月17-18日,这些新成果在义乌市实验小学举办的第五届全国“读写教室”研究共同体年会上得到了全面的展示,该年会的主题就是“学习科学视域下的‘文学圈’与‘阅读圈’教学”。
原文链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