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校园记者?两位记者大咖为你指点迷津
“一个优秀的校园新闻通讯员,其实跟一个优秀的记者一样,是默默行走在校园中,不断地倾听、理解、思考的孤勇者,用笔和镜头将‘发现’传递给更多的人。”
7月5日,《中国教育报》驻浙江记者站副站长、《浙江教育报》主编蒋亦丰在校园新闻写作培训上讲道。
● 培训现场。
7月3日-5日,教育集团组织开展浙师大附(直)属学校新闻写作培训,特邀《中国教育报》驻浙江记者站副站长、《浙江教育报》主编蒋亦丰,《浙江日报》资深记者纪驭亚出席指导,教育集团负责人沈夏林,浙师大附(直)属学校新闻写作教师、宣传工作分管领导参加活动。活动也吸引了浙师大多个部门、学院20余名教师参与。
● 沈夏林讲话。
沈夏林对各位老师在学校宣传工作上的付出和贡献表示肯定,同时对老师们在合作办学工作中承担的重要角色表达了感谢。沈夏林指出,校园新闻宣传对提升学校的影响力、知名度及美誉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行业的各方领导和专家对各学校的新闻宣传保持关注。教育集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积极开展创新与探索,通过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为附(直)属学校的宣传工作提供赋能与助力。此次培训特别邀请了知名媒体的主编和资深记者,为老师们带来专业的校园新闻写作指导。他希望,以此次培训为契机,附(直)属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做出示范、树立标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 蒋亦丰作讲座指导。
“文采好就一定能写出好新闻吗?”“新闻就是简单复制现场吗?”“新闻一定要追求‘爆款’吗?”蒋亦丰给大家讲解了新闻的误区,他指出,教育新闻有其特殊的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要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不断讲好故事、发好声音,为一方的教育生态提供舆论支持。围绕如何寻找教育的 “新闻眼”,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突破,蒋亦丰介绍了诸多实用建议,要时刻关注“大”事,以“小”见“大”、以“专”应“大”、以“巧”链“大”、以“实”写“大”等;同时也要学会发现“小”事中的新题、趣题,学会破题。
“我们写新闻始终要保有读者立场。”蒋亦丰强调,写作要严谨表达,让读者看明白;专业表达,让读者知其妙,感性表达,让读者受感染。纪驭亚对此非常赞同,在其讲座中也指出“我们要清楚目标受众是谁。”
● 学员互动发言。
讲座中,学员们受到启发,就学校的新闻点向蒋亦丰老师请教,交流想法。
● 纪驭亚作讲座指导。
“好的宣传报道,应该具有震耳发聩、直击人心的力量。”纪驭亚以 “全媒体时代校园新闻的发现与策划” 为主题,结合新闻从业经验,系统阐释了 “如何做好新闻报道”。纪驭亚详细解读了新闻的特点与价值要素,着重强调了时效性、影响力、接近性、知名度和奇特之处的重要性。她认为,校园新闻报道不仅要关注事件的时效性和影响力,还要结合地域和受众的接近性,挖掘具有吸引力的新闻点。在宣传报道方面,纪驭亚提出了“时”与“度”的把握,强调宣传报道的高度、速度和力度。她指出,校园新闻在众多媒体平台上具有广阔的传播空间,对于如何发现和创优新闻,纪驭亚分享了诸多技巧方法。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意犹未尽,“拦住”纪驭亚,就自己在校园新闻宣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向她请教,纪驭亚耐心地为学员们“支招”。
● 王小民作讲座指导。
为进一步提升学员对校园新闻宣传工作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教育集团媒体推广部主任王小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阐释了新闻写作。他通过系统介绍新闻的特点与类型,帮助学员建立清晰的写作架构,并分享了实用的写作技巧,如经典的倒金字塔结构等方法。同时,他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消息、通讯、图片新闻等多种校园新闻形式的写作特点。王小民特别强调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指出“标题是新闻的灵魂”。他结合自身丰富的写作经验,向学员们分享了拟标题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大家掌握如何拟定吸引人的标题。此外,通过对比一系列附(直)属学校不同场景的活动照片,向大家强调了拍照的注意事项。
● 王俊作分享。
在新闻写作理论和框架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让学员们更直观地感受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学校的具体新闻工作中,教育集团媒体推广部王俊为大家带来了“附(直)属学校新闻案例分析”分享。她以责编的视角,结合诸多附(直)属学校的实际新闻案例,详细讲解了从拟标题、撰稿、拍摄、排版、校对、审核到发布的全流程注意事项。通过案例对比与分析,王俊展示了如何打造出一篇优质校园报道的方法和技巧。学员们在实际案例的引导下,直观地感受到了新闻写作与宣传的细节要点。
“老师,可以加下您的微信嘛,以后有关新闻写作的问题还想向您多多请教。”
“老师,您今天讲的内容正是我们学校后续宣传工作需要用到的东西,干货满满。”
“感谢浙师大教育集团创设这样的机会,这样的培训,我下次还要来。”
每场讲座后,学员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此次培训活动是教育集团策划的首届浙师大附(直)属学校新闻写作培训,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信在专家的指导下,浙师大附(直)属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将迈向更高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