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教室” 神话专题研训:看到为学生素养创新的教学新样态
5天的培训中,与浙师大的教授、一线语文特级教师面对面沉浸式研讨,我真的看到了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而创新的教学新样态!”
“从读写策略的巧用到教室空间的灵动布置,从主题海报的创意设计到文本解析的深层技巧,一线教师分享的实操妙招与大学教授解析的理论框架相映成趣,每一项内容都干货满满。从抽象理念到具体实践的清晰指引,让我对读写教学有了全新认知。”
......
谈及刚结束的“读写教室” 项目研训,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老师们仍感触颇深。
● 研训活动现场。
8月17日至21日,“读写教室”项目领衔人、浙师大副教授王国均,浙师大副教授钟晨音,浙师大徐静静博士,省特级教师陈红梅,正高级教师方果,“读写教室”项目核心成员夏伍华,浙师大附小副校长项雪寒等“读写教室” 项目专家前往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开展为期5天的 “读写教室” 项目神话专题研训活动,以“研讨+实操” 的模式,为读写教学注入新活力,探索育人新样态。
本次研训活动中,专家团队结合神话教学主题,从策略指导、课程设计、工具运用等多个维度,为教师们带来系统且实用的培训内容,让“读写教室” 从 “一个项目” 升华为 “一种共鸣”。
● 王国均指导现场。
● 研训活动现场。
王国均以神话文本为切入点,带领教师围绕《羿射九日》与《开天地》展开实践学习。通过分组协作制作教学设计海报的形式,将神话文本分析的理论知识与课堂教学实践深度绑定,这种理论落地的路径,让教师们直观感受到“读写融合” 的实操逻辑。
● 钟晨音指导现场。
钟晨音从阅读策略指导、学生阅读经验联结、神话单元书单设计及学习单制作等维度,为教师们带来了系统而实用的培训内容。他鼓励教师将日常教学实践整理成课例成果,推动教科研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教学成果的内涵与价值。
● 陈红梅讲座现场。
陈红梅以“多元化教学工具赋能课堂” 为核心,分享 “以学为中心” 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小组合作实体道具的案例,展示工具如何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并指出未来教学需根据目标灵活选择、融合创新工具。
● 夏伍华讲座现场。
夏伍华开展“批注策略教学的课堂样态” 专题培训,讲解了批注教学的基本特征,分享了批注的小妙招,还以《开天地》为实操文本,让教师亲身感受“批注策略”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以及扶放有度的课堂样态。同时,夏伍华介绍了多策略的教学运用、学习单的设计,为后续多策略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 方果讲座现场。
方果及其团队带来了有趣的“提问策略”课堂,融入了直觉式、巡航式、钻井式提问策略,引导教师以学生视角解析小组协作核心要素,示范提问可视化设计与学习单制作方法。
● 项雪寒作策略分享。
项雪寒以《青山不老》为例,演示“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移一移” 的阅读“推敲策略”,让教师理解“推敲策略”通过对字词、语句和段落的调整,让文本内涵更加丰富,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与文学赏析能力。
● 徐静静指导现场。
徐静静重点阐述“读写教室” 神话专题“前置性阅读”的重要意义,强调阅读教学需兼顾学生阅读量积累与自主学习、比较归纳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操作中,她强调教师应学会将阅读书目进行科学筛选和分类,低学段降低阅读地图难度,采用 “填空式” 引导;中高学段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尝试独立制作阅读地图。
专家团队的指导让老师们深入学习和掌握了诸多读写策略,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教师曹宇表示,深入学习了读写教室中的三大核心策略——联结、推敲和提问之后,他深刻地认识到,阅读不再是一个被动接收信息的线性过程,而是一场主动的、充满探索与创造的思维之旅,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专家团队系统引导我们完成了从策略认知、实践试用到灵活运用的递进式学习。其层层深入的理论阐释与基于学生视角的案例剖析相结合,使我对策略教学形成了全新且系统的认知框架。”教师林佳琦感慨道。
● 老师们研讨展示。
5天的沉浸式研训,不仅让教师们掌握了实用的教学策略,更带来了教学理念的深层变革。教师胡思屹坦言,自己从前备课关注的重点是 “我要讲什么”,而此次学习让她意识到,更应思考 “学生可以怎样学” 以及 “他们需要怎样的工具自主建构知识”。她计划在未来教学中积极推行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从独立的个体学习者,逐渐转变为互动共进的思维共同体,“通过交流分享实现思维碰撞,既能让学生成为更有深度的阅读者,也能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表示,此次“读写教室” 项目神话专题研训活动,在浙师大专家团队的鼎力支持下,推动了语文教研组的可持续发展,为阅读与写作教学注入了新能量,促进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围绕 “实践-反思-提升-再实践” 的良性循环,持续深化读写教学改革,打造高水平项目研究实践团队。正如活动所倡导的,让每一间教室都真正透出读写之光,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全面发展保驾护航,也为打造学校特色教育名片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