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嘉兴市长虹实验学校:学校开展科学学科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优化初中科学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设计,打造富有活力与实效的“生动”课堂,2025年9月15日上午,附属长虹实验学校初中科学教研组开展了以“优化学生活动,打造‘生动’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特邀何明祥、吴兴海两位专家到校指导,学校全体科学老师共同参与,活动分课堂观摩与教研组研讨两大环节有序推进。
课堂观摩环节中,首先登场的是花强老师,他以“常见的碱”为题展开教学。课堂上,花强依托精心设计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碱的性质,从实验操作到现象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助力学生逐步突破学习重难点。
随后,副校长陈建平同样围绕“常见的碱”授课,他从不同教学视角出发,通过多样化的学生互动形式,为在场教师呈现了一节思路清晰、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精彩课堂。两节风格各异却同样聚焦“学生活动”的课堂,为后续研讨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
公开课结束后,教研活动转入学校二楼会议室,开启深度研讨环节。活动伊始,花强明确本次教研核心主题与流程,为研讨定下方向。陈建平从整体教学规划与课程建设的宏观视角,分享了自己对学科教学及学生活动设计的理念与建议,为教研组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视野。
评课环节中,廖老师结合听课感受,聚焦学生活动设计,提出了1-2个具有探讨价值的优化建议,引发了老师们的积极思考与交流。
专题讨论环节中,冯信迪老师率先分享学生活动设计策略,结合实例讲解如何设计具有启发性与探究性的活动任务,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思考、深入探究。
陆妍老师则聚焦学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技巧,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分组、课堂节奏调控到时间管理等实用层面,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解决了教师们在活动组织中的诸多困惑。
钱奕凡老师围绕学生活动的评价与反馈展开分享,提出通过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参与、精准评估活动实效性的方法,为完善学生活动闭环提供了关键思路。
花强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核心观点与讨论成果进行梳理总结,让老师们对“优化学生活动”的认知更加系统、清晰。同时,教研组明确了下一次教研活动主题——基于本次讨论,集体备课设计并实践一节高质量的学生活动课,并指定了下一次教学展示的主讲教师与主评教师,确保教研活动的延续性与深化。
最后,何明祥老师与吴兴海老师进行指导发言,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给予肯定,强调要精准把控学情,做好学生学力分析,明确学生知识储备、认知难点。同时,突出学生观察实验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盐的转化关系,构建知识网络,比如可借由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核心内容,形成知识逻辑闭环。
在教研机制落地方面,专家肯定 “每周坚持开展教研、集体备课” 模式,建议年轻教师在集体备课中主动说问题,经验教师高效解困惑,同时规范教研活动台账,让年轻教师心得沉淀、经验流转,避免教研 “顾头不顾尾” ,以扎实教研赋能课堂质量提升,助力学生科学素养成长。
两位专家的指导,从教学细节到教研体系,为长虹实验学校初中科学教学指明优化路径,推动教师们在 “生动” 课堂建设路上精准发力。
此次教研活动以课堂实践为基础,以深度研讨为抓手,不仅为长虹实验学校初中科学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推动教师们对“生动”课堂的构建与学生活动的优化进行了深入思考。相信在此次教研成果的推动下,学校初中科学课堂将更具活力,学生的学习体验与综合素养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