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跨三地 为期三周 | 彝乡老朋友赴浙沉浸式跟岗研修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13

“安排做得周密,方案做得精细,项目做得扎实,希望浙江师范大学和其具体实施单位教育集团能把这些教育帮扶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凝练并推广。”

10月13日上午,在浙江师范大学正阳楼会议室举行的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管理干部跟岗研修开班仪式上,浙江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副处长葛其恒对浙师大对口帮扶马边教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图片

● 开班典礼现场。

  浙江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副处长葛其恒,马边彝族自治县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向勇,浙师大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处长钱旭升,浙师大教育集团负责人沈夏林,教育集团分管负责人杨平,项目负责人、教育集团专职专家童桂恒,项目班主任、教育集团媒体推广部主任王小民,项目领队、三河口初级中学支部副书记沈泽旭,项目副领队、桐华学校副校长易永群,马边一中校长助理杨加俊,马边一中团委书记罗莉,下溪中小学副校长刘绍堂,苏坝中学支部副书记吉胡阿沙参加仪式。

 【钱旭升致欢迎词】

“省教育厅对浙师大教育帮扶工作关怀备至,教育集团落实帮扶工作倍加用心。”钱旭升致欢迎词,对远道而来的同仁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浙师大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特色。他指出,本次研修,教育集团针对马边需求,设计了“沉浸式跟岗”“特色工作坊”等环节,就是希望大家能带着问题学、结合实践悟,真正把一些先进经验转化为推动马边教育发展的具体举措。他希望以此次研修为契机,与马边在教育合作、教师培训等方面深化交流,共同探索教师成长支持机制的创新路径为马边教育发展贡献浙师力量。

图片

● 向勇发言

“在这个充满收获和希望的十月,我们怀揣梦想再次来到浙江,来到浙江师范大学这个美丽的校园,感谢浙江省教育厅、浙江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对马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向勇指出,自浙川两省签订教育帮扶协议以来,浙师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智力、资源、经费等方面投入巨大力量,通过名师送教、骨干教师培训、跟岗研修等多种形式,系统性、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帮扶,切实提升了马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有效带动了当地学校发展,成效显著,广受好评。他希望参训教师珍惜机会,严守纪律,深入参与跟岗学习,积极转化东部先进教育经验,助力马边教育高质量发展。

 【葛其恒讲话】

“浙江省教育厅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浙师大与马边的教育协作,推动两地教育资源深度融合、协同发展。”葛其恒表示,双方的合作真诚而高效,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提升。他期待参与研修的学员:能带着使命投入学习,深刻认识东西部协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珍惜帮扶机遇,强化责任担当;能带着责任认真跟岗,充分发挥校长在教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深入借鉴浙江在学校治理、课程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能带着感情深入交流,积极构建东西部教育工作者之间的长效沟通机制,促进理念互鉴、经验共享;能带着敬畏严守纪律,严格遵守培训管理与作风建设要求,确保学习过程安全、规范、有效。葛其恒希望浙师大教育集团继续精准、系统、深入推动帮扶工作,共同打造东西部教育协作的示范样本。

 【沈夏林主持仪式

  “非常感谢省教育厅对浙师大教育帮扶工作的支持与厚爱,非常高兴与老朋友在浙江相聚,共话教育帮扶,共商发展大计。”沈夏林表示,作为对口帮扶马边教育工作的参与者,见证了双方协作从初步对接走向深度融合的全过程,持续的帮扶工作让双方结下了深厚情谊,成为并肩同行的伙伴。他相信,未来集团不断创新帮扶形式、深化协作内容,真正把帮扶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为马边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浙师动力。

图片

● 童桂恒解读研修方案

童桂恒对研修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方案以“精准帮扶、实践赋能、长效提质”为核心导向,深度契合对口支援政策要求与马边教育发展需求,多主体协同,设计差异化跟岗,打造“一校一重点”的精准实践,通过沉浸式体验和过程性沉淀强化研修效果;融入“AI+教育”前沿实践,并以问题导向的“工作坊”探讨“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并构建从“学习输入”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路径,实现闭环,凸显实效。

图片

● 王小民宣读研修期间的纪律要求。

图片

● 授浙师大校友徽章

仪式上,杨平为学员颁发浙师大校友徽章。

图片

● 合影留念

仪式后,研修班正式开启了研修活动。

图片

● 童桂恒给学员们作“修己安人 立德树人——新时代学校管理者的修养与实践”主题分享。

图片

图片

● 参观浙师大教师教育实训中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 参观浙师大非洲博物馆。

图片

图片

● 赴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跟岗交流。

据悉,此次研修旨在进一步落实中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对口支援马边彝族自治县和浙江省教育厅有关部署要求,推动帮扶学校骨干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在为期三周的时间里,项目成员将深入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浙师大附属星澜中学、浙师大附属海宁聆涛初级中学三所学校进行差异化跟岗,在德育品牌建设、精细化教学管理、青年教师培养、教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学习与提升。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