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四校全部上榜!学生养成教育“一校一品牌”校本实施方案荣获佳绩
近日,海宁市教育局公布了海宁市学生养成教育“一校一品牌”校本实施方案遴选结果,我们海宁四所附属学校均“榜上有名”。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附属海宁第五中学教育集团、附属海宁聆涛初级中学荣获精品方案,附属海宁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海宁市海昌初级中学)荣获优秀方案。

学校 | 校本实施方案名称 |
海宁市钱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 “我喜欢‘你’”学生养成教育校本实施方案 |
海宁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 | “进阶式自主管理”养成教育课程校本实施方案 |
海宁市聆涛初级中学 | “潮润新芽”学生养成教育校本实施方案 |
海宁市海昌初级中学 | “五维融心,育见未来”学生养成教育校本实施方案 |
教育集团不断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以精准赋能、个性培育为出发点, 从顶层设计、资源供给、专业支持等维度,系统助力附属学校打造差异化特色品牌。专家团队通过实地调研、专题研讨等方式,结合各校办学特色与学情,精准把脉,助力学校最终形成 “一校一品” 的特色格局,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具针对性与系统性的支撑。
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我喜欢‘你’”学生养成教育校本实施方案

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我喜欢‘你’”学生养成教育校本实施方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了“情感浸润+实践体验”的德育体系,旨在培养具有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方案以“知行合一”理念为指导,围绕“知、情、意、行”四个维度,系统设计了六大课程板块,分层实施,全程育人。
方案依托“我喜欢‘你’”德育品牌,以“我喜欢我自己”“我喜欢我家庭”“我喜欢我学校”“我喜欢我家乡”“我喜欢我祖国”“我喜欢这世界”六大主题为核心,按低(1-2年级)、中(3-4年级)、高(5-6年级)学段螺旋式推进。其核心理念模型强调从道德认知建构出发,通过情感共鸣激发内在认同,以意志锤炼强化品格韧性,最终落实到文明行为的自觉践行。
课程内容覆盖自我认知、家庭美德、校园文化、家乡认同、国家情怀及全球视野,通过学科融合、主题活动与家校协同实现多维渗透。例如,“我喜欢我家乡”板块结合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开展家乡名人故事会、水墨绘画与方言民谣传唱,深化文化认同。
方案推行“主题引领—多维融合—数字赋能—基地联动”四维实施路径。依托“小浪花养成记”竞赛和“逐善卡”等工具,将行为规范纳入日常评价;通过数字化平台(如课程小程序)记录成长轨迹,实现动态反馈;联动校内外实践基地(如农耕园、红色场馆),拓展沉浸式学习场景。方案采用过程性评价(如成长手册、同伴互评)与成果性评价(如课程成果展、星级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管理上通过师资培训、资源整合与制度优化,确保课程可持续实施。
附属海宁第五中学教育集团:“进阶式自主管理”养成教育课程校本实施方案

附属海宁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提出的《“进阶式自主管理”养成教育课程校本实施方案》,是在新课标、新教材、新中考的三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系统性教学改革实践。该方案以四题训练为核心抓手,通过课前预习题、课中例析题、课后巩固题和单元整合题的有机衔接,构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闭环,旨在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深度转型。
方案采用两阶段进阶式教学架构:首先是分课教学阶段,通过课前预习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新知,课中例析题促进深度理解,课后巩固题实现知识内化;随后进入单元整合阶段,通过单元整合题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系统网络,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导向和任务驱动,推动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
在实施路径上,方案特别强调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并重。通过建立一课多磨的精细化备课机制,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比武等教研活动,依托龙渡学术论坛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同时配套名师工作室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等保障措施,形成了一支能够有效实施教改的师资队伍。结合校情和生情,充分发挥备课组资源和集体智慧共享的优势,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四题”资源库。此外,以专家高位引领和系列理论学习,同步建立资源库和质量监控体系,精准推进校本研修工作。
附属海宁聆涛初级中学:“潮润新芽”学生养成教育校本实施方案

附属海宁聆涛初级中学的《“潮润新芽”学生养成教育校本实施方案》是学校系统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五育并举”课程改革的标志性成果,彰显了聆涛初中在育人路径上的系统思考与实践创新。
方案以“潮润新芽”为核心意象,有机融合海宁地域“勇立潮头”的文化精神,构建了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育人体系。基于“尚善、尚慧、尚健、尚美、尚格”的育人目标,方案设计了“启行、启学、启毅、启韵、启格”五大素养课程群,分别对应德、智、体、美、劳五育领域,形成结构严谨、目标清晰的课程体系。
在实施路径上,创新构建“个人—班级—校园—家庭—社会”五维成长场域,并分设七年级“筑基固本·角色启蒙”、八年级“蓄力生长·角色深化”、九年级“领潮前行·角色引领”三阶发展目标,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育人网络。通过建立“德育导师制”“家校社协同机制”及“成长手册过程性评价体系”,学校确保了课程理念有效转化为教育实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体验中思考,在实践中成长。
“潮润新芽”方案是学校“扬帆”课程体系的内涵深化,更是新时期初中育人方式变革的积极探索,充分展现了聆涛初中作为一所新优质学校的人文魅力、青春活力与品牌影响力。
附属海宁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五维融心,育见未来”学生养成教育校本实施方案

附属海宁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的《 “五维融心,育见未来”学生养成教育校本实施方案》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中学德育工作指南》五大内容,深度融入学校“融学润心”办学理念,构建“融志、融魂、融脉、融毓、融悦”五维德育课程体系。“融”是灵魂:融国家政策与校本实践,融五育于一体,融认知于行动,融个体成长于社会责任,融传统根脉于时代创新,融家校社育人力量,最终实现以德育心、以心育德,培育具有“赤子心、公德心、文脉心、自然心、阳光心”的“融心好少年”。
充分发挥地处嘉兴“红船启航地”和海宁“潮乡”的独特优势,将“红船精神”与“弄潮儿”品格深度融入课程血脉(如红色研学、潮汛文化节、非遗传承)。以本土红色资源、潮文化基因、生态特色(鹃湖)和非遗技艺(灯彩、皮影)为鲜活载体,让德育扎根地方沃土,赋予品牌鲜明的嘉兴辨识度与文化自信力。创新性创设“轨道上的青春”核心意象与“成长火车票”视觉符号系统,贯穿三年德育全程。
五大维度课程均设计丰富项目任务(榜样访谈、烈士名片、提案大赛、非遗创制、生态调研、社区服务等),在真实情境中驱动学生将价值认知内化、将责任担当外显。首创“融心好少年”星级评价体系(班级三星·年级四星·校级五星)与《学生素养发展护照》。以五色“融心章”对应五维课程,量化记录过程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