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校调研:立足校情 为学校发展赋能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浙师教育集团 发布时间:2025-10-23

10月14日-16日,教育集团分管负责人杨平,携集团专家钱金明、黄凤英、童桂恒先后前往附属嘉善干窑中学、附属嘉善干窑小学、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附属嘉兴长虹实验学校开展合作办学走访调研。
图片

● 会议现场。

在附属嘉善干窑中学,专家组聚焦合作办学深化、学校发展规划与资源精准对接等方面与学校开展研讨。附属嘉善干窑中学书记舒祖梁及校领导班子、教务与政教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图片

● 舒祖梁发言。

舒祖梁回顾了合作办学以来学校的发展成果。他表示,依托浙师大资源赋能,学校实现快速发展,老百姓认可度、学校的美誉度持续提升。舒祖梁认为,如何进一步提升办学品质、打造特色品牌是学校正面临的发展课题,并希望教育集团一如既往给予支持和帮助。
图片

● 杨平发言。

“集团新引入专家力量,致力于赋能合作学校系统性推进学校发展工作,强化顶层设计与资源整合能力。”杨平指出,教育集团不断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持续为合作学校提供精准的指导服务。围绕未来合作,杨平表示,以团队支持为基础,通过面上项目定制项目按需项目三个层次推进合作办学工作:针对学段的共性需求,统筹设计专题活动,促进学校办学规范的建立;根据合作愿景与学校基础,量身定制个性化发展方案,助力打造特色品牌;坚持“按需支持”,尊重自主规划,提供专家、资源等支持和保障。

图片

● 童桂恒发言。

研讨中,童桂恒结合自身经验,对学校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他表示,学校在制定三年发展规划时需先形成初步思路,再邀请专家共同完善,确保“接地气、可落地”;针对现代化学校建设,要遵循 “实事求是、突出特色”原则;重点关注学校劳动教育,推动 “课程—课题—特色” 实现内部联动;以 “分层方案”培养青年教师,形成“集团引领+学校为主”的推进趋势。此外,童桂恒就新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九年级教学等提出具体建议,助力学校发展。

图片

● 会议现场。

在附属嘉善干窑小学,专家组与学校领导层进行了座谈,就学校发展和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讨。

图片

● 杨平发言。

调研中,杨平介绍了集团在推动合作办学方面的新举措。她指出,集团将继续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提升合作学校的办学水平,为学校发展注入专业力量。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夏秋雁就学校基本情况作了全面介绍,梳理了合作办学以来学校工作的成效与改变,为专家组提供了详实的校情依据,便于后续精准指导。

黄凤英围绕学校精神建设、内涵文化等内容,进行了针对性指导,提出了多项可操作性建议。

在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黄凤英面向学校全体中层干部开展主题培训,通过现场互动与实践操作的形式,为学校中层团队赋能,助力管理升级。

图片

● 黄凤英作讲座。

“干部需明确‘当下是谁’,坦诚面对工作动机。”对于干部们在工作中面临的困境,黄凤英强调“身份认知”的重要性,引导干部们跳出事务性忙碌,以“价值创造”破局。对此,她提出“变压器”“发动机”“平衡者”三大角色模型,“变压器”需将战略转化为可执行方案,用SMART原则拆解目标;“发动机”要借鉴“动车组模式”,通过分工、榜样激发团队动力,营造团建氛围;“平衡者”需树大局观,以共赢思维协调部门关系。同时,她分享“五问法”“双因素理论”等工具,助力干部解决问题。

讲座现场,干部们围绕“为何要当中层”开展深度研讨,认为该岗位是实现自我价值、突破成长上限的路径,且一个中层的初始任职可能源于组织安排,但长期动力一定是价值的实现。

图片

● 会议现场。

下午,在座谈交流会上,双方围绕教师管理、教学改革、学校规划三大维度展开讨论,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沈徐力携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黄凤英提出,在教师队伍稳定与管理方面,可以通过制度建设、人文关怀等方面加强管理;在教学改革与教师培养方面,要关注“目标拆解+成果闭环”;在学校规划与特色建设上,聚焦 “重点突破+资源借力”,有序推进三年发展规划。

图片

● 会议现场。

图片

● 董权发言。

在附属嘉兴长虹实验学校,学校书记、校长董权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他着重指出,学校后续将围绕三大建设任务发力,具体包括构建指向学生成长的 “一贯制课程体系”、推进指向教师发展的 “课题引领学科组建设”、完善基于文化育人的学校管理体系,通过明确关键建设方向,为学校高质量发展量身打造实施路径与配套方案。

图片

● 杨平发言。

交流中,杨平对学校近三年的发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学校立足实际、目标明确、工作务实,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杨平表示,未来集团将更加精准对接学校需求,搭建高效桥梁,促使集团、附属学校及专家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合作办学、学校系统发展等工作整体推进。

图片

● 钱金明发言。

钱金明围绕学校教育发展需求,从课程建设、校园文化、教师发展、教学质量等维度明确路径,为学校提供系统性指导建议。他建议以学校原有课程方案为基础,梳理一贯制课程体系并形成含评价机制的方案;以学校已确立的“一训三风”为核心,深刻解读办学理念,推动文化理念更好融入校园各环节;教师培养遵从差异化培养策略,定期开展集中培训,推动教科研一体化发展;加强教研组建设与命题研究,推行班级学习交流制度,依托工作室推进综合评价改革。

图片

● 黄凤英发言

黄凤英从价值、课程、治理三大体系出发,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指引。在价值体系构建上,强调文化打造与底线坚守并行,建议以九年级为试点设立 “党员先锋示范岗”,明确教学底线;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强调以育人目标为导向,支持学生多样化发展,借助高校专家资源打造专业文化识别系统。在治理体系优化上,建议 “慎重推进、以点带面”,制度建设需广泛听取教师意见,注重成效导向,将教师成长、学生发展作为衡量治理效果的标准。

各学校表示,此次教育集团专家组的深度调研,不仅为附属学校带来了专业支持与发展思路,也为学校持续推进教育创新、实现内涵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教育集团将继续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抓手,以系统推进、协调发展为路径,与合作学校携手打造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浙师样本”。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