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AI 赋能:浙江省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协同研讨活动顺利举办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31

10月28日,浙江省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协同研讨活动在附属海宁聆涛初级中学顺利举办。教育集团分管负责人杨平、教育集团专职专家邢乐耘、浙师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丁革建、正高级教师施江舟、附属海宁聆涛初级中学副书记赵铭佳出席活动。各附属学校道法、历史教师及马边跟岗研修班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活动。

● 活动现场。

● 赵铭佳致辞。

赵铭佳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同仁们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合作办学以来学校的基本情况及成果。赵铭佳表示,本次研讨活动以“守正创新 AI赋能”为主题,聚焦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门课程,开展跨区域、跨学校的深度教研,正是回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趋势,也是推动教学方式变革,促进区域教研协同的重要举措。她希望各位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与专家、同仁们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索AI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 杨平发言。

杨平对附属海宁聆涛初级中学取得的办学成果表示祝贺。她介绍,集团已组织开展系列AI赋能教育的相关活动,此前面向附属学校管理层开展专项培训,接下来将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学科教学进行培训。杨平期待大家能在学习与交流过程中坚持学科育人的本质,勇于实践AI教学应用以及深化校际协同分享。

活动邀请正高级教师、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施江舟,以及附属海宁聆涛初级中学杜哲旖两位教师开设公开课。

● 公开课现场。

● 杜哲旖上公开课。

杜哲旖带来道德与法治公开课“珍惜自由”,通过一系列互动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感受自由、思辨自由,进而懂得呵护自由。感受自由中,她通过“一分钟定格”活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回答“自由是什么”;思辨自由中,通过“篮子绘画”活动,以抽签的方式让学生选择“自由组”和“限制组”,小组代表发言“自由”在创作中的帮助或影响,帮助学生理解自由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自由;呵护自由中,以“情景展示”的方式链接法律常识,小组合作探索,在学生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其认识到“自由是在规则之内的自由”,并鼓励学生在纸上写下属于自己的“自由宣言”。

● 施江舟上公开课。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AI,不如没有AI。”施江舟开设AI 赋能课堂示范课,以“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经营西域”为授课主题,打造了一节兼具知识性与互动性的特色课堂。她通过一系列的发问,引导学生多提问,勤思考,多质疑。授课中,结合AI工具,还原张骞出使西域的动态画面,使在场各位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彼时情景;在史实论证中,她不局限于AI工具给出的答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明白“AI为工具,越是AI时代,越要注重以人为中心的思辨”。

“教师使用先进教学方法需充分备课,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提升思政课吸引力。”下午,专题讲座中,历史教研员以“新教材 新教学”为题,解析八年级上册新教材各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及教学重难点,并针对性地给出使用建议。她提出要充分把握科学概念,传递正确价值观;坚持知行合一,增强思政教学吸引力;把握教学定位,统筹兼顾一体化衔接,以此用好新教材探索有效教学。在新教学实践方面,她以“亲社会行为”课例为例,说明选取贴近生活的人物事例,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温暖”。谈及议题式教学,她表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议题要注意合乎逻辑和保障学生的参与度,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丁革建作讲座。

“AI赋能教育相比教育信息化2.0,最大的变化是‘AI赋能教师成长’”。丁革建以“AI赋能后需要构建哪些教学新常态”为题,主要讨论了AI赋能教学共识的重要性、不同角色视角下的AI赋能以及AI赋能课堂教学策略。丁革建认为借助AI,教师上课需明确一节课的核心学习目标要小、要聚焦;针对当前教学效率的现状,需重构作业,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分层、精准的作业内容,为不同水平学生搭建适配的成长阶梯,助力高效学习;课堂最应该培养的能力是学生学会“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丁革建希望老师们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AI技术应服务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服务“学为中心”的课堂流程再造,进而改变学生学习生态,服务学生综合素养。

● 邢乐耘作总结。

邢乐耘对本次研讨活动作总结。她认为一节好课基于四点:第一需精准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第二清晰定位该去的终点、第三合理架构学习的支点、第四灵活把握生成点。她鼓励教师结合上午的公开课对照反思。以此在实践中提升教学能力。她指出,此次活动环节紧凑、内容丰富,既有课例观摩,初探实践,又有专家引领,拔高立意,为老师们理清了思路。通过本次研讨活动明确了教师育人的重任不可替代,AI是工具,它只是为达成育人目标服务。邢乐耘表示,本次研讨活动是一次成功的破冰之旅,期待在场各位将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在“守正创新 AI赋能”的课堂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促进学科教学高质量发展。

据悉,本次研讨活动为推动教学领域的守正创新,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道德与法治、历史教学,促进区域附属学校间研究的相互交流。活动顺利举办,不仅为各附属学校搭建了协同研讨的平台,更推动教师们深化对AI赋能教学的认知,为后续各学科教学方式变革与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动力。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